《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过刊查询页面

    关键词中包括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 的文章

1 鼻咽癌放疗头颈部摆位误差及外轮廓变化对放疗剂量的影响
陈乐康1,2,李楚豪2,曾文杰2,蔡曼波1,伍海彪1,2 2024年第9期 [1057-1063][摘要](264)[pdf 1957KB](188)
2 基于多对多双重筛选逐步回归法进行不同位置食管癌形态学和剂量学的相关性分析及预测
赵文娟1,2,许碧纯2,陈迪2,曾福斌1,2,何洁1,2,蓝林臻3,曾钰莎4,张火俊2 2024年第12期 [1486-1493][摘要](185)[pdf 2049KB](145)
3 胸壁补偿膜厚度及患者体型特征对乳腺癌调强放疗摆位误差和剂量学的影响
刘玉平,张震,王瑜,常娟娟,王光明 2024年第6期 [678-682][摘要](312)[pdf 910KB](185)
4 直肠癌调强放疗的临床计划质量优化和评估
黄霖1,2,刘懿梅3,陈美宁3,黄劭敏3,邓小武3,彭应林3,张煜1 2024年第2期 [133-138][摘要](376)[pdf 873KB](229)
5 口腔癌调强放疗中靶区优化对患者口腔黏膜反应、唾液腺功能的影响
王润堃,陆汉强,黄秋生 2024年第2期 [145-150][摘要](358)[pdf 1049KB](142)
6 独立验证中剂量差异分布及其与肿瘤类型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潘淑豪,汪志 2024年第3期 [289-293][摘要](367)[pdf 1254KB](250)
7 基于双层感知机网络的乳腺癌调强放疗计划设计
刘炜焜,周凌宏 2023年第6期 [661-666][摘要](446)[pdf 1072KB](282)
8 IMRT QA中基于后融合卷积神经网络的MLC误差分类预测
闫冰1,余枭1,王帅1,吴爱林2,张红雁1,吴爱东1 2023年第8期 [925-932][摘要](446)[pdf 1782KB](352)
9 同步加量调强与常规调强放射治疗食管癌的效果比较
郭浩,周淑妮,丁华,蒋雪萍,冉瑞智 2023年第2期 [139-143][摘要](708)[pdf 923KB](304)
10 不同剂量调强放疗联合同步化疗对局部晚期肺癌患者生存期和毒副反应的影响
江承川1,李茉莉2,刘莎1,朱中山1,李小兵1 2022年第11期 [1345-1348][摘要](815)[pdf 656KB](245)
11 CT引导下三维腔内后装放疗联合体外调强化疗在治疗晚期宫颈癌的应用价值
杨杰,郭丽宁,许汴菊 2022年第10期 [1213-1216][摘要](577)[pdf 732KB](266)
12 基于Halcyon加速器的乳腺癌IMRT计划设计方法
魏夏平1,苏洁洪1,黄小伟2,王小深3,王兴柳3,张震3,刘叶明1,黄明超1 2022年第7期 [817-822][摘要](1038)[pdf 1565KB](682)
13 调强放疗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对晚期鼻咽癌患者外周血CD4+/CD8+的影响
张发恩 2022年第8期 [946-949][摘要](299)[pdf 1197KB](328)
14 不同放疗方案治疗宫颈癌临床效果及剂量学差异比较
喻娟1,侯玉桃2 2022年第6期 [671-675][摘要](652)[pdf 909KB](390)
15 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深吸气屏气模式下Hybrid-IMRT和Hybrid-VMAT的剂量学比较
史亚滨1,2,黄嵘3,高艳2,陈洪涛2,徐逸4,陈伟思2,梁晓敏2,郑芳2 2022年第8期 [936-940][摘要](856)[pdf 1478KB](417)
16 IMRT、sIMRT及3DCRT在胸中段食管癌放疗中的应用比较
傅博1,吴建语1,沈佳鹏1,阮必顺1,许锦慧1,龙泉先1,何玉凤1,彭志刚2 2022年第10期 [1208-1212][摘要](791)[pdf 937KB](345)
17 SunCHECK软件在调强放疗计划剂量验证中的应用
齐洪志,杨玉刚,郝洁,许林,尚革 2022年第3期 [289-294][摘要](748)[pdf 1320KB](489)
18 咽癌患者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期间咽缩肌放射剂量对吞咽功能的影响
窦艳仙1,刘袁颖2,王帅兵3 2021年第11期 [1338-1342][摘要](704)[pdf 832KB](407)
19 不同放射治疗技术对全脑全脊髓放疗患者血液学毒性的影响
张扬琼,杨华君,罗日顺,邓官华,张平,蔡林波 2022年第7期 [805-810][摘要](532)[pdf 1048KB](694)
20 鼻咽癌调强放疗计划质量量化评价方法研究
顾慧宽1,2,陈利2,胡江2,邓小武2,周凌宏1 2021年第10期 [1196-1202][摘要](608)[pdf 1153KB](593)
21 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食管癌术后调强放疗三维剂量分布预测
王文成1,周解平2,张朋2,吴爱林2,吴爱东1,2 2022年第2期 [133-138][摘要](978)[pdf 1245KB](595)
22 调强放射治疗“end to end”质量控制核查中应用针尖电离室测量小野剂量的初步研究
薛娴1,何志坚1,袁继龙1,王进2,杨春勇2,周文珊3,胡传朋4,曹兴江2,孙刚涛3,贾陈志4 2021年第12期 [1502-1507][摘要](900)[pdf 2322KB](410)
23 运用PDCA循环降低直肠癌调强放疗摆位误差的效果
杨建芬,曾自力,张若蓉,林锋,谭勇,唐海榕 2021年第6期 [682-687][摘要](645)[pdf 1929KB](547)
24 基于深度学习方法预测IMRT计划射野的γ通过率
段欢欢1,李书舟2,曹瑛2,唐杜2,雷明军2,杨振2,邱小平1 2021年第6期 [677-681][摘要](1133)[pdf 1175KB](659)
25 调强放疗中剂量引导的自适应处方剂量优化方法
尹楚欧,杨鹏,张盛元,崔凤洁,王宁宇,顾少娴,胡金有,吴章文,勾成俊 2021年第12期 [1460-1463][摘要](964)[pdf 952KB](499)
26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疗效及对心肺的影响
李侃,杜庆安 2021年第2期 [168-171][摘要](845)[pdf 886KB](688)
27 剂量体积优化算法与光子优化算法在儿童全中枢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的剂量学比较
张平1,邓官华1,戴鹏1,罗日顺1,罗龙辉1,黄庆2 2022年第12期 [1460-1465][摘要](851)[pdf 1593KB](325)
28 铅门固定技术在全段食管癌调强放疗计划设计中的应用
刘凌湘,易兰,黄贤海,陈照辉 2021年第7期 [809-813][摘要](624)[pdf 950KB](480)
29 乳腺癌锁骨上区不同放疗技术甲状腺剂量学比较及其对生存期和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周湛明1,徐慆1,舒琦2 2021年第2期 [143-147][摘要](1228)[pdf 1209KB](619)
30 不同分割剂量同步推量调强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安全性分析
刘金娥1,沈永奇1,梁勋斯2,叶建忠3,谢华东4,刘文健4,林锋1,蒙静敏1 2021年第4期 [422-425][摘要](555)[pdf 711KB](467)
31 大剂量和常规分割剂量调强适形放疗联合89SrCl2静脉注射治疗肺 癌骨转移的效果
郭连洪1,赵素花2,李斌3,於雪清1,段丽莎4 2020年第9期 [1111-1114][摘要](1055)[pdf 752KB](423)
32 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摆位误差对靶区累积剂量偏差的影响
欧阳水根,郭晴,刘婷婷,陶娜,成坚强,安永伟,魏玺仪,陶发利,牛瑞军 2021年第3期 [295-301][摘要](983)[pdf 1617KB](811)
33 铅门跟随与固定技术结合有无均整器模式的鼻咽癌IMRT剂量学比较
黄霞1,苏坤普2,罗焕丽1,靳富1,王颖1 2020年第7期 [858-862][摘要](1317)[pdf 669KB](528)
34 射野角度优化方法在全段食管癌IMRT计划设计中的应用
张俊1,2,彭应林2,朱金汉2,刘懿梅2,陈美宁2,邓小武2,周凌宏1 2020年第4期 [413-418][摘要](1363)[pdf 1028KB](865)
35 鼻咽癌IMRT前后唾液腺功能变化及与受照剂量的关系
郑晓明1,康敏2,胡凯2,王仁生2,韦智晓3,李俊红3,张兰3 2020年第6期 [685-690][摘要](557)[pdf 932KB](502)
36 不同放疗剂量治疗80岁以上高龄食管癌患者的预后分析
刘伟1,薛旭东1,罗文广1,沈琦1,钱立庭1,2,张红雁1 2020年第8期 [977-981][摘要](1076)[pdf 933KB](536)
37 基于MRI活性骨髓勾画的非共面调强放疗在宫颈癌骨髓保护方面的剂量学优势
李萍1,张书旭2,阳露2,曾庆星1,林晓辉1,张国前2 2019年第12期 [1390-1395][摘要](1143)[pdf 1041KB](592)
38 野中野调强放疗在左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放疗的剂量学研究
叶祯开,唐洁,卢耀振,陈艳,谭琛,韦周吉 2020年第5期 [541-544][摘要](792)[pdf 1210KB](648)
39 胸中段食管癌共面不等分5野及铅门跟随调强放疗计划的剂量学研究
杨含,钟明松,吴府容,李麒成,靳富 2020年第7期 [810-815][摘要](617)[pdf 1240KB](531)
40 Eclipse系统的通量平滑技术在头颈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
贾晓斌1,董晓庆2,朱皓3,丁继平1,袁峥玺1,岳堃1 2020年第10期 [1224-1229][摘要](777)[pdf 961KB](656)
41 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中心点Y轴精度分析
刘园源1,蔡永林2 2020年第8期 [955-957][摘要](492)[pdf 668KB](456)
42 一种改善乳腺癌锁骨上区与乳腺区域接野处剂量分布的保乳术后 放疗计划
毕苏艳,任骅,王越男 2020年第9期 [1095-1100][摘要](755)[pdf 2610KB](706)
43 射野大小对全脑调强放疗计划EPID验证结果的影响
张瑾1,聂鑫2,熊祎3 2020年第6期 [661-665][摘要](627)[pdf 1124KB](537)
44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不同剂量调强放射治疗疗效比较
陈日新1,罗展雄1,秦佳宁1,朱州1,贾燕华1,王志2 2020年第8期 [993-995][摘要](1202)[pdf 685KB](545)
45 高分级脑胶质瘤4种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的剂量学分析
郭飞宝 2019年第12期 [1396-1399][摘要](824)[pdf 720KB](560)
46 基部计划剂量补偿优化方法在肺癌调强放疗计划中的应用
彭清河1,2,叶芝甫3,王志光3,彭应林1 2020年第8期 [1000-1004][摘要](774)[pdf 995KB](695)
47 两种皮肤通量外扩方法在乳腺癌根治术后调强放疗计划中的剂量学比较
宾石珍1,张俊俊1,单冬勇1,成树林1,张骥1,唐甜1,李娜2 2020年第10期 [1237-1241][摘要](1003)[pdf 1040KB](695)
48 螺旋断层放疗在胸中下段食管癌治疗中对心脏功能保护的研究
樊春波,王晶,何亚男,席道军,李建锋,孙卯,李丛,郭启帅,靳富 2021年第11期 [1355-1358][摘要](695)[pdf 665KB](376)
49 脑转移瘤同期加量混合调强放疗与调强放疗的剂量学比较
曾嵘,陈鹏,王杰,姜琦,王尚虎,闵旭红 2020年第6期 [671-675][摘要](1060)[pdf 1047KB](544)
50 胸部食管癌共面调强放射治疗肺受量预测模型研究
丘敏敏,邓永锦,钟嘉健,肖振华,包勇 2020年第10期 [1248-1254][摘要](607)[pdf 1265KB](502)
51 CT-电子密度转换曲线误差对IMRT剂量计算结果的影响
朱凤盈1,马彦凝1,罗锦胜1,潘宏威1,王远远3,蓝茂英2 2020年第7期 [816-821][摘要](731)[pdf 1413KB](682)
52  带金属植入物患者调强放射治疗计划中射野角度设置对剂量计算准确度的影响
 赵培峰,孙彦泽,周钢 2019年第8期 [882-886][摘要](1465)[pdf 1706KB](742)
53  延伸野调强放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中的应用
 何林 2019年第8期 [914-917][摘要](739)[pdf 808KB](648)
54 固定铅门技术应用于胸中段食管癌调强放疗的剂量学研究
宋威,鹿红,马珺,赵迪,刘婕,于大海,张碧云 2020年第2期 [159-163][摘要](812)[pdf 807KB](625)
55  双侧乳腺癌同步放疗设计中多射野中心及固定钨门技术的应用
 张磊,李浦,杨一威,翁邓胡,方敏,邵凯南,郑士明 2019年第4期 [373-378][摘要](1162)[pdf 769KB](1139)
56 光子优化算法在宫颈癌术后调强计划中的剂量学分析
刘致滨,石锦平,张利文,谢秋英,滕建建,李盈辉 2019年第7期 [765-769][摘要](1334)[pdf 892KB](635)
57 热塑膜固定底板对IMRT计划三维剂量验证通过率的影响与修正
王晓春,王守宇,霍晓庆,张清琴,洪振宇,路平,吴鹏,刘波,王颖拓,苗战会 2020年第3期 [273-276][摘要](1287)[pdf 689KB](512)
58 宫颈癌术后调强计划稳健性研究
朱志鹏,刘文其,朱蕙君,黄继钦,廖锡宏,黎桂华 2020年第1期 [22-28][摘要](1384)[pdf 926KB](611)
59 基于smart LMC算法的动态调强技术在舌癌术后放疗中的剂量学研究
岳堃1,2,姚原1,贾晓斌1,董晓庆3,袁峥玺1 2019年第11期 [1255-1260][摘要](1359)[pdf 908KB](694)
60 胃癌术后不同布野方案对调强放疗剂量分布的影响
胡志纲,刘勇强,任建,张红 2019年第12期 [1400-1405][摘要](838)[pdf 1038KB](664)
61 KylinRay-IMRT与Pinnacle3胸部肿瘤计划剂量学比较分析
刘小波1,2,汪冬1,赵云1,郑华庆1,贾婧1,宋婧1 2020年第1期 [17-21][摘要](891)[pdf 1165KB](718)
62  MLC叶片系统误差对鼻咽癌VMAT和IMRT计划剂量影响的比较
 叶淑敏,滕建建,石锦平,张利文,刘致滨 2019年第10期 [1139-1144][摘要](1036)[pdf 876KB](693)
63  EBT3胶片剂量校准新方法在调强放射治疗剂量验证中的应用
 刘志强,魏玺仪,安永伟,刘婷婷,牛瑞军,赵林,高力英 2019年第9期 [1013-1017][摘要](1284)[pdf 873KB](1132)
64  呼吸运动对Sliding Window调强射野剂量学的影响
 沐金明,田源,戴建荣 2019年第1期 [43-49][摘要](1045)[pdf 1632KB](874)
65  不同骨盆勾画及限量方式下宫颈癌术后IMRT计划的剂量学研究
 鲍志荣1,2,3,王大奖1,2,3,陈诚1,2,3,陈敏1,2,3,刘晖1,2,3,戴静1,2,3,谢丛华1,2,3 2019年第9期 [1023-1028][摘要](1159)[pdf 660KB](670)
66  不同射野入射角度对食管癌放射治疗剂量学的影响
 吕明月,李萍,陈韦翔,王奕鸣 2019年第8期 [908-913][摘要](866)[pdf 1210KB](727)
67  RapidArc和IMRT在脑胶质瘤术后放疗中保护海马的剂量学比较
 戴红娅1,黄江华2,陈露1,钟良志1,周一兵1 2018年第12期 [1404-1407][摘要](1590)[pdf 1299KB](1168)
68  局部提量方法在宫颈癌静态调强放疗中的剂量学分析
 陈颖,刘茹佳,焦杨,钟志鹏 2019年第9期 [1018-1022][摘要](638)[pdf 863KB](647)
69  静态调强放疗等中心点对鼻咽癌剂量学的影响
 桑勇,单国平,祝成龙,徐敏 2019年第4期 [394-397][摘要](972)[pdf 623KB](1118)
70  子野小数机器跳数取整对鼻咽癌静态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剂量学的影响
 田伟,戴建荣 2018年第10期 [1128-1133][摘要](1199)[pdf 625KB](923)
71  鼻咽癌放疗旋转与平移误差的相关性
 黄家文,张梅芳,刘利彬,傅万凯,杨海松,张秀春 2018年第12期 [1365-1370][摘要](1275)[pdf 579KB](793)
72  固定铅门模式下容积旋转调强放疗与动态调强放疗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中的比较

 贺先桃,王占宇,谭军文,龙雨松,李钢,冯永富 2018年第8期 [889-894][摘要](1161)[pdf 915KB](979)
73  调强放射治疗计划中子野跳数输出误差分析
 李小波1,2,陈丽芳3,张建平1,黄妙云1,陈远贵1,徐本华1,2 2018年第8期 [885-888][摘要](1248)[pdf 659KB](1850)
74  食管癌调强计划中钨门锁定和钨门跟随技术剂量学比较
 陈艳1,黄宇亮2,吴昊2,贾冬1,贾霖1,韩建军1,李晨光2,张艺宝2 2019年第3期 [249-253][摘要](1702)[pdf 1018KB](1610)
75  体位固定装置对鼻咽癌调强计划的剂量学影响
 辜石勇1,陈利2,马燕1,余义贞1 2019年第3期 [271-276][摘要](1237)[pdf 1367KB](1105)
76  胃癌调强放疗中多叶光栅3种状态的剂量学比较
 蒋大振,刘晖,戴静,周福祥,谢丛华,王骁踊 2019年第2期 [166-170][摘要](1185)[pdf 789KB](827)
77  宫颈癌螺旋断层放疗与静态调强技术的剂量学比较
 刘娟1,李双双1,高山宝1,闫婧1,侯震2,朱丽晶1 2019年第1期 [23-28][摘要](1460)[pdf 1299KB](2645)
78  调强计划验证通过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郭冉1,张艺宝2,李明辉1,李云东3,戴建荣1 2018年第10期 [1117-1121][摘要](2090)[pdf 778KB](1636)
79  保护颈动脉鞘的局部晚期鼻咽癌IMRT计划对靶区及危及器官剂量的影响
 雷怀宇,张书旭,张国前,王琳婧,王锐濠,张全彬,李萍,林晓辉 2018年第11期 [1252-1256][摘要](837)[pdf 711KB](756)
80  双侧乳腺癌术后IMRT与VMAT的剂量学差异
 史玉静1,鞠孟阳1,胡晓伟1,李金凯2,王沛沛2,李彩虹2,昌志刚2,孙新臣2,李顺梅2,郑海伦2 2019年第4期 [384-388][摘要](1389)[pdf 792KB](838)
81  基于第一分次目标函数的鼻咽癌后续多分次自动计划
 程品晶1,翁星1,戴艺涛2,柏朋刚2,李奇欣2,陈济鸿2,曹叶3 2018年第12期 [1386-1391][摘要](930)[pdf 672KB](788)
82  基于Monte Carlo算法的精原细胞瘤术后两种放疗技术的剂量学比较
 王丽1,2,贺春林1,郑鑫1,陈敏治1,赖庆宽1,任杰2 2018年第8期 [905-908][摘要](1390)[pdf 510KB](813)
83  头颈肿瘤调强放疗结构命名标准化的方法与实现
 游依琪1,2,郑万佳1,2,郑智满1,2,黄慎1,2,陆世培1,张俊1,李存啸1,陶亚岚1,林承光1,杨鑫1,黄晓延1,夏云飞1 2019年第2期 [146-151][摘要](1178)[pdf 1155KB](976)
84  电子射野影像系统在调强剂量验证中的应用
 刘书朋1,陈伟思2,侯明扬3,程希元4,陈阿龙5 2018年第7期 [776-780][摘要](1252)[pdf 545KB](1209)
85  术前宫颈癌容积旋转调强与固定野动态调强技术剂量对比
 李明,王忠明,赵军,周杰,马建华 2019年第1期 [29-32][摘要](932)[pdf 771KB](695)
86  宫颈癌骨髓限量调强放疗对急性骨髓抑制的影响
 温列东,黄维,伍万春,崔海霞,鲁文力,李英 2018年第4期 [399-403][摘要](1210)[pdf 829KB](712)
87  乳腺癌固定野调强射野数目的研究
 王磊1,倪昕晔2,王根和1,陈维平1,方平1,吴怡青1,江大华1,程文涛1 2018年第11期 [1269-1275][摘要](1309)[pdf 765KB](778)
88  调强放疗计划床板修正的剂量学分析
 周军,黄胜,刘崇武 2018年第8期 [895-899][摘要](928)[pdf 709KB](814)
89  胸中段食管癌VMAT与IMRT的心脏及其亚结构剂量学比较
 安义均1,赵彪1,余立丹2,和丽秋1,赵玉涛1,杨毅1 2018年第6期 [648-653][摘要](1494)[pdf 612KB](874)
90  20例胸中段食管癌根治性放射治疗IMRT与TOMO剂量学比较
 汤可维,赵彪,赵玉涛,和立秋,安义均,杨毅 2018年第6期 [643-647][摘要](1874)[pdf 492KB](1601)
91  自动IMRT计划在宫颈癌术后放疗中的可行性
吴骏翔,康盛伟,王培,唐斌,吴凡,许敬辉,黎杰 2018年第4期 [394-398][摘要](1157)[pdf 782KB](860)
92  快速蒙特卡洛模拟调强放疗剂量计算的研究
 杨耕,戴振晖,蔡春雅,李飞,张白霖,朱远湖,招什武,王学涛 2018年第4期 [384-388][摘要](871)[pdf 1060KB](1133)
93  集成自适应回归核的肿瘤生物靶区随机游走勾画方法
 刘国才1,官文静1,田娟秀1,朱苏雨2,鞠忠建3 2018年第7期 [758-765][摘要](1482)[pdf 985KB](804)
94  Compass在直肠癌术前调强放射治疗三维剂量验证中的应用
 段隆焱,蔡钢,陈毅,张毅斌,沈文同 2017年第12期 [1200-1205][摘要](1212)[pdf 1413KB](883)
95  非小细胞肺癌容积旋转调强与适形调强放疗的剂量学比较
 蔡俊涛,陈凡,王财,冯瑞兴,殷麟,常巧梅,王晓莉,刘子宁,林晶 2018年第4期 [389-393][摘要](1812)[pdf 848KB](1361)
96  左乳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计划三维剂量验证
 周晖,许赪,沈文同,陈毅,张毅斌 2017年第12期 [1216-1119][摘要](1078)[pdf 1307KB](900)
97  不同重建方式下CT层厚对胸部肿瘤体积和剂量的影响
 何亚男,罗焕丽,靳富,杨丁懿,黄锣 2018年第3期 [249-255][摘要](1986)[pdf 1094KB](1682)
98  不同剂量算法在宫颈癌术后IMRT计划设计中的剂量学分析
 牛瑞军1,2,张晖3,4,刘志强1,2,程品晶5,高力英1,2,赵林1,2,郭晴1,2,陶发利1,2,欧阳水根1,2 2018年第2期 [145-150][摘要](2762)[pdf 980KB](1593)
99  基于Python脚本的RayStation治疗计划系统逆向调强放疗计划半自动设计
 邵凯南1,翁邓胡1,李玉成2,杨一威1,李浦1 2018年第2期 [156-160][摘要](2024)[pdf 1274KB](3161)
100  不同部位肿瘤患者模拟机复位误差的对比分析
 于松茂,杨敬贤,康加阜,刘伟,岳海振 2018年第2期 [141-144][摘要](1709)[pdf 1242KB](1329)
101  不同计划系统胸部肿瘤物理剂量参数比较与分析
 姚雷1,夏兵1,曾程2,张硕1,纪天龙1,易海云1,孙路1 2018年第5期 [526-531][摘要](1054)[pdf 1051KB](1189)
102  基于EDose软件电子射野影像系统的调强剂量验证
 李玉成1,程品晶1,单国平2,陈祥1,邵凯南2,杨一威2,李浦2,陈维军3 2018年第1期 [1-4][摘要](1159)[pdf 2666KB](1037)
103  TomoDirect技术在鼻咽癌放疗中的剂量学研究
 赵洪利,刘晖,钟亚华,谢丛华,王骁踊 2018年第2期 [166-170][摘要](926)[pdf 927KB](886)
104  乳腺癌螺旋断层放射治疗与调强放射治疗的剂量学研究与临床剂量实测比较
 沈奕晨,王为,张松方,屠永清,查元梓,蒋马伟 2018年第3期 [269-274][摘要](1315)[pdf 823KB](1386)
105  宫颈癌术后不同射野数调强放射治疗与四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剂量学比较
 唐世强1,2,邱小平1,陈文韬2,贺夔2,王志芳2,何志鹏2 2018年第2期 [183-186][摘要](1130)[pdf 698KB](953)
106  非均整模式光子线在乳腺癌调强放疗的剂量学评估
 吴丽丽,张基永,黄宝添,陆佳扬,林珠,张武哲 2017年第11期 [1086-1090][摘要](1105)[pdf 837KB](1129)
107  基于广义等效均匀剂量优化的直肠癌计划在固定野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中的比较

 左宇浩1,杨振2,周剑良1,雷明军2,曹瑛2,杨晓喻2,唐杜2,刘礼东1 2018年第2期 [171-175][摘要](1032)[pdf 1009KB](744)
108 鼻咽癌放疗中3种调强技术对摆位误差的敏感性
 苏欢繁1,全红1,梁志文2,张俊3,明淑凤4 2017年第11期 [1102-1105][摘要](1125)[pdf 881KB](835)
109  评估靶区与危及器官重叠体积对宫颈癌经验引导调强计划自动优化的影响
 马长升1,黄付静1,马长东2,罗居东1 2017年第12期 [1206-1210][摘要](1082)[pdf 806KB](925)